“當地時間26日,阿富汗東北部興都庫什地區(qū)發(fā)生7.8級強震!碑斂吹竭@條新聞時,第一反應是聯系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朋友,這個大學女教師告訴我地震時她正在上課,帶著學生從五樓沖到了一樓,邊跑邊哭。說實話,我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她。記得去年前往阿富汗完全是因為她的一句話:“我們國家新總統(tǒng)剛剛選舉出來,我們國家會越來越好,生活會越來越好的!碑敃r被她那種質樸的期許打動,決定去看一看這個千瘡百孔的國度。而今天,這個國度再次雪上加霜,7.8級的地震,震碎的樓房不要緊,千萬不要將他們的希望都震碎。作為一個旁觀者,唯有祝福。再次重溫當時在阿富汗留下的圖文,去看看這個帶給我過美好的國家。祝福阿富汗,祝福那里的人們,真的愿災害和痛苦遠離那片土地!
有些風景,在創(chuàng)傷面前才更顯珍貴。
阿富汗一景
有些心境,在艱難過后才越發(fā)清晰。
所謂旅行,不僅要看到這個世界的美麗與精彩,也應該看到這個世界的傷疤與痛苦。所以,我?guī)е┰S好奇和擔憂走進阿富汗,不曾想過在這里能見到其他國家那樣的美景,更多的,是到這里看看戰(zhàn)爭后的人民,感受他們的真實生活。然而這世間的許多美麗,就因這不期而遇方顯深刻。
阿富汗大佛
巴米揚于阿富汗,相當于一張很重要的名片。因為在那個小小的巴米揚鎮(zhèn)上,曾經有過一座世界第三大的佛像,而使它更加讓這個世界牽掛的是,2001年3月,阿富汗武裝派別塔利班用了三天的時間,動用大炮、炸藥以及火箭筒等各種戰(zhàn)爭武器,摧毀了巴米揚石窟群。這樣的一個傷口,不僅成為了阿富汗苦難的一個代表,更成為了世界文化遺產的一處痛苦。
于是我鼓足勇氣決定前往,當地朋友都建議不能坐汽車去,因為沿途可能會有塔利班組織,他們喜好綁架外國人,雖然內心很想看一看真正的塔利班什么樣子,但出于安全考慮,還是選擇了從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乘坐飛機前往。在經歷了史上最嚴安檢,獲得了一張沒有姓名沒有航班只手寫了座位號的登機牌后,經過了半個小時飛行,我順利抵達這個期待已久的小鎮(zhèn)。機場很小,一間小破屋就承擔了所有的工作,能夠想像,在條件如此艱難的阿富汗,這樣的一座機場,或許當初只是為了巴米揚大佛而建。
阿富汗景色
巴米揚大佛:人類的智慧與野蠻
我們永遠不要低估人類的聰明與智慧,但同時也不能低估人類的愚蠢與野蠻。如這一片廢墟的巴米揚大佛,你無法想像在幾千年前古老的人們在沒有現代化機械的幫助下,是怎樣靠著自己的雙手和智慧修建出如此宏大的工程。而同時更無法想像當年的塔利班是抱著怎樣愚蠢野蠻的心境用3天時間將這片人類遺產轟炸成廢墟。
阿富汗探險
巴米揚大佛,位于阿富汗巴米揚省巴米揚市境內,深藏在興都庫什山脈里。曾經屹立在巴米揚石窟群中的兩座大佛,一尊鑿造于5世紀,高53米,著紅色袈裟,俗稱“西大佛”;一尊鑿于1世紀,高37米,身披藍色袈裟,俗稱“東大佛”。阿富汗巴米揚峽谷因豐富的佛教洞窟遺址及曾經高達53米的石雕佛像而與中國敦煌石窟、印度阿旃陀石窟同被列為三佛教藝術最珍貴的遺產地。
阿富汗美景
巴米揚大佛離城鎮(zhèn)非常近,步行就能抵達,遠遠望去,在那片荒蕪的山脈里深深鑿出了長約400米的石窟,黃色與紅色交際出一片荒蕪中的壯闊。慢慢走近,石窟變得越來越大,也感覺到自己慢慢變得渺小。我一步一步踩著黃土,如同踩著這沉睡的歷史,走進那尊早已不見痕跡的大佛遺址,內心變得沉重。
阿富汗旅行
終于,我站在了這尊曾經是世界第三大的佛像腳下,抬頭望去,早已空空如也。雖然不見佛像,但從那龐大的石窟佛洞可以看出它曾經的龐大與氣勢。不知道是為了繼續(xù)保護還是重建,人們在大佛的空洞里搭起了高高的鐵架,四周都是散落的一些碎石,看著這些零零散散的古老石頭,無法知道它們曾經來自于大佛的哪個部位,但它們的存在就如這里的空空的石洞一樣,告訴世人這里曾經發(fā)生過什么。
客服電話
4000-888-943
7*24小時客戶服務
1552757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