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杭州合肥?哈爾濱呼和浩特惠州邯鄲衡陽淮南呼倫貝爾湖州黃山菏澤衡水漢中黃岡黃石懷化鶴壁河源葫蘆島
J濟南金華吉林嘉興錦州濟寧江門揭陽嘉峪關晉中九江晉城焦作酒泉荊州荊門吉安景德鎮(zhèn)濟源佳木斯江陰
綿延悠長的歷史軌跡
大理歷史悠久,是云南最早的文化發(fā)祥地之一。據文獻記載,公元4世紀,白族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散布了許多氏族部落,史書中稱之為“昆明之屬”,他們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新石器文化。
公元前221年,秦朝開始經營西南,在此地建立行政機構,開始了中央王朝對大理的統(tǒng)治。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出兵擊敗“昆明之屬”各部落,在大理地區(qū)設置葉榆縣,開辟了我國的“南方絲路”,使得大理成為四川通往印度的“南方絲路”中轉站。
三國時期,云南、貴州以及四川西南部被稱為南中,歸屬蜀國。而后,孟獲叛亂,諸葛亮妙計七擒之,平定叛亂,并在大理地區(qū)重建云南郡。唐時貞觀年間,唐王朝設置了戎州都督府,大理地區(qū)各縣均歸其管轄。
公元7世紀,洱海周圍出現(xiàn)了蒙崔、越析、浪穹、鄧賧、施浪和蒙舍等六“詔”(部落),其中的蒙舍詔在諸詔之南,故稱南詔。公元8世紀,六詔在大唐的支持下,建立南詔政權。南詔后期,宮廷內亂。終于,國家在混亂中分崩離析,南詔國就此消亡。
公元937年,通海節(jié)度使段思平聯(lián)合滇東進軍大理,建立了大理國。大理國基本繼承了南詔的疆界,對云南的統(tǒng)治達300多年,期間曾受宋王朝“云南八國都王”等封號。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軍從青藏高原南下攻占大理,大理國國王段興智被俘,大理國就此滅亡。
元朝于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立云南行省,并于公元1276年改府為路,云南正式成為行省級區(qū)劃的名稱。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軍襲破大理城,改路為府,在大理地區(qū)設置大理、鶴慶、蒙化三府。其后,清基本沿襲明制。20世紀初,昆明“重九起義”后成立了云南省軍政府,大理地區(qū)隸屬于滇西道,后歸屬騰越道。
新中國成立后,于1950年設置了大理專區(qū),下轄14縣。1956年大理專區(qū)被撤銷,成立了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轄1市、12縣、2自治縣。1983年,下關市、大理縣合并為大理市,大理鎮(zhèn)地處大理市西部,是該市的重鎮(zhèn)之一,也是國家級大理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區(qū)域。
別具魅力的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簡稱榆城,是1982年2月國務院批準的我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國44個重點風景區(qū)之一。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位于下關以北13公里。據記載,城墻高2丈5尺,厚2丈。東西南北各有1城門,上有城樓,分別叫做:通海、蒼山、承恩、安遠。城的4角有角樓,也各有名稱:穎川、西平、孔明、長卿。城的外墻為磚砌結構,上列矩碟,下環(huán)城溝。城內市井儼然,是典型的棋盤式布局,自南至北有5條街,東西有8條巷。當然,在今天這些建筑多數已蕩然無存,現(xiàn)存下來的僅是南北城的部分城墻。1982年,南城門被重修,門頭“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書法而成。
古城外有條護城河,城內的建筑為清一色青瓦屋面,顯得十分素雅。
如果說州府大理給人以繁華喧鬧的感覺,那么,大理古城則是古樸而幽靜:城內流淌著涓涓溪水,家家戶戶養(yǎng)花種樹,可謂花果并茂。彈石與引馬石修砌的路面,青瓦坡頂的房屋,“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作坊、商店相聯(lián),寺廟、書院、教堂等古建筑點綴其間。巍峨的城樓,小巧的庭院,悠靜的街道,構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白族古城圖。
——“三方一照壁”,是白族民居典型的布局方式,即由三方房屋和照壁圍成院落,正中為主房,高于兩邊房屋,正房對面是一面墻壁。每當傍晚時分,陽光通過墻壁反射到院內,使整個院落顯得十分亮堂,“照壁”由此得名。主房和兩邊房屋相交處,各有一漏角天井,組合成一大二小的三處院落,庭院中種植花木,又稱“三合院”。院內各處都用木料裝修,并雕刻有各種圖案。講究裝飾是白族民居建筑的特色之一。白族民居十分注重門樓的裝點,飛檐翹角,斗拱彩畫,頗具特色。門窗、照壁則多用劍川木雕、大理石、彩繪以及水墨畫等裝飾,種類繁多,工藝精致,在西南民居建筑中堪稱一流。此類民居在白族地區(qū)最普遍,給人以舒適華麗、古樸典雅的印象。
——“四合五天井”,是白族民居的又一獨具特色的建筑,由四方帶廈房屋組成四處院落。其中,中間的院落最大,每兩房相交處各有一漏角天井,故稱“四合五天井”。此建筑布局合理,主要是根據大理氣候特點,充分考慮到了房屋的采光問題。漏角天井的設計,更是建筑師別具匠心的點睛之筆。
——重院民居,常以“三方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形式為單元,根據不同地勢,采取縱向或橫向深入方式,組成重院。其格局規(guī)整、對稱、嚴謹、寬敞,是富裕之家通常采用的建筑形式,便于弟兄分居,滿足長幼有序、等級分明的白族傳統(tǒng)居住需求。
深入古城的大街小巷,隱沒在街巷深處的花園、茶社是游人小憩的最佳選擇,新辟的“洋人街”更成為外國游客匯聚之地。這條街既體現(xiàn)休閑娛樂的氣氛,又展示了古城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由此,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前來觀光,使她真正成為了世界人民的大理。
徜徉在古城街道,環(huán)視這片曾是金庸先生筆下少有的遠離“江湖”的凈土,或許正是這般世外桃源的景象,打動了這位武俠巨匠,摒棄血雨腥風的“殺戮”,還給了她安詳、寧靜的原貌……
Copyright@2010-2013 ALL Right Reserved 鄂ICP備10201977號
關于我們 招商合作 聯(lián)系我們 免責申明 網站地圖 意見反饋 友情鏈接 戰(zhàn)略聯(lián)盟
客服電話
4000-888-943
7*24小時客戶服務
15527575559